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幻想流浪記(四):看景又看物



很多旅行的初始動力都源于圖片裏的美景。後來你去做更多功課,除了景、物、人還有文,然後才轉換成出發旅行去的結果。可是如果旅途結束,你忘了飽足初始動力中的美景,或許將變成一種遺憾。大概,你有一種非完成不可的列單,其中就包括那些景與物。

日出與日落:

日出小吳哥

你其實不太懂,旅行爲何離不開日出日落,仿佛他處的太陽和平日遇見的太陽會不一樣,於是你願意花一些時間去力氣精心策划,盡量配合太陽的作息來調整自己的步伐,甚至在一天内把日出和日落都看入眼底了。

其實太陽祇有一個。那是爲何你看了又看,拍了又拍,是爲何那麽愛犧牲睡眠捕捉它起身和入睡的過程。疑惑不僅源自太陽祇有一個,還源自起身與入睡都一個樣貌。以至於當初興致勃勃的你到最后患上審太陽疲勞症

可是你就是這麽任性,堅決相信下一次旅途,你還想繼續看它起身與入睡。一天,就是這麽地在大地閒循環。


日落空尼水上村

吳哥遺跡群

吳哥窟(Angkor Wat



這是第一次你在這個國度遇見的階梯。像天梯,通往的地方叫天堂。你心中,那叫吳哥窟的天堂。關於吳哥窟,你不想再多說什麽。有些地方,就是要踏遍才算完整。有些景物,不是看圖就算看過。

皇家浴池(Srah Srang)



關於這裡,你能想到的是,下一次不去吳哥窟了,你要來這裡看日出!(不知道月亮會吃醋嗎?)

塔普倫寺(Ta Prohm



走遍寺廟,你沒有發現最經典的那棵大樹。站在出口處,有些疑慮,是該返回尋找那棵大樹,還是就留下遺憾?後來,你和旅伴選擇了後者。這樣的選擇在你心裏其實還有其他原因,除了經典大樹的寫真沒留在相機裏外,還包括舞者迴廊也並沒有仔細被遊覽。最大的原因,莫過於過多的遊客就快把整座寺廟給淹沒。你討厭不平靜的此處,大概那加快了你們的腳步,以至於回想時才發現那人山人海擠在那處拍照許久的就是那棵大樹,而你拍下的,是它的背影。之所以選擇留下遺憾,無非是因爲遺憾將成爲下一次來圓滿的動力。

塔高寺(Ta Keo


你大愛這座寺廟,雖然它除了那斜得幾乎超過70度的階梯外,就沒有什麽特別之處了。但是當你手腳並用爬到頂,再征服懼高症一步一步連蹲帶坐地往下走的時候,那種莫名的成就感仿佛填補了你心裏許久的缺口。大概,生活太悠閒,忘了成就感帶來的愉悅。雖然,那一刻你征服的,只是一座寺廟的階梯。

托瑪農神廟(Thommanom) & 周薩神廟(Chau Say Thevoda)




這兩座面對面的神廟,你只去了一座。在托瑪農神廟你能想到的是在這座遇見的兩個人。一個人讓你少了塊美金多了條紅線,一個人讓你多了一張四人合照。前者不發一語,仿佛她所有的行爲都是理所當然的。後者拍下兩張照片花了三分鐘。專注地在對相機進行設定,焦距也調了許久。而你擁有的,就是他的成果。

巴戎寺(The Bayon)



如果每座寺廟都有情緒,那最平靜和藹的莫過於巴戎寺。遠觀寺廟稍不留心,你不會發現那些微笑。直到你親近它,仰望它,凝視它。你會愛上這些高棉微笑。聽説有一面是最燦爛的微笑,我想大概是最多遊客與之合照的那一面吧!偏偏,你愛上的是靜默在角落那無人問津的笑臉。大概,這就叫做眼緣吧。來一趟巴戎寺,尋找最合你眼緣的高棉微笑吧!



在巴戎寺遇見許願石?你與旅伴們各挑了一塊石頭,他說:每個人拿的怎麽都和自己的身型成反比呢?你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小石子,好小。

巴芳寺(The Baphuon



保存狀況不佳的巴芳寺對你而言卻多了一種韻味。你無法從外觀想像原先的建築面貌,卻覺得,其實現在的模樣也不錯。時間會飛逝,人事物都會改變。那保留改變后的面貌,其實也是一種無價之寶。因爲那才算是幾百年的歷練。




像在遊樂園又像在畫廊。有時候,愛就是這麽簡單,一眼瞬閒。

空中宮殿(Phimeanakes)




如果聽過空中宮殿的故事,人們大概與你一樣很難忘記。只是看著那些階梯,想到國王除了要消耗體力爬上宮殿,還得與夜化女身的九頭蛇精同寝交媾,你就心生敬意。向他致敬!


旅途上發生的故事才是最讓你難以忘記的。你看著身穿白T的帥氣洋人登到宮殿頂端,於是繞著宮殿想找到登頂的路口。然後你興致勃勃想與旅伴一同登頂。卻在你登頂后發現他們竟然不守諾言。圖為幸災樂禍的伍先生和默默想大便沒開口告知導致開始臉青唇白的鄭先生。(有些不好意思的是,由於胡小姐征服不了好幾個寺廟的階梯,只好丟她一個人在寺廟地下等待你們歸來。)



好,登頂了你看見什麽?看見兩名當地婦女及一個香爐。你沒有踏入那個框裏選擇掉頭離開。心裏產生莫名的懼怕,不是害怕丟了美金,而是莫名的信仰能量在作祟。連照都沒拍下,你嚇得落荒而逃。那一瞬間,和遇見幽靈的感覺雷同!

鬥象臺(Terrace of the Elephant) & 癩王臺(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 & 十二生肖塔(Prasat Suor Prat)




沒有多呆,其一原因是鄭先生飛奔廁所去了,沒什麽看點的他們也讓你們興致缺缺。


值得一提的是,看過鬥象台想立即離開大吳哥前往停車場的你們,看見“No Exit”的指示牌,氣得有些無奈。只好繼續爬階梯,草草看過癩王臺和遠觀十二生肖塔。你也不懂爲什麽突然少了耐性,只好怪罪在上厠所去的鄭先生身上!哈哈!後來發現原來有另一條平路可以直接離開,但大概這就是命運,讓你多走幾個階梯的命運。

崩密列(Beng Mealea


這個地方有好幾個譯名,有人叫它般密列,有人叫它奔美麗亞。可你最愛崩密列,感覺就是很“密列”地在進行崩”(很多時候,旅途就是靠感受去進行。)崩崩地,崩得很頹廢,崩得很讓人不想重整,你希望它永遠是這副容貌。雖然沒注意到塔普倫寺的經典大樹,卻在崩密列遇見讓你驚嘆從建築石縫中茁壯生長的大樹。處處是頹廢,卻也處處是生命。

女皇宮(Banteay Srey



女皇宮是你認爲吳哥古跡中最精致的建築,赤紅色的砂岩在陽光直射下顯得更鮮明亮麗,精美的浮雕更一時讓你的相機失了魂。

不知道是陽光太猛烈,無法忍受長時間曝曬的身軀,或許影響了視神經。你沒有看見人稱東方蒙娜麗莎的緹娃妲女神(又稱戴維女神),但你相信下一次你終會看見。

班蒂色瑪寺(Banteay Samre


你常聼到過這裡的人說,當你看過幾座寺廟后,你再對其他的小寺廟不再感興趣,甚至再看回照片,你壓根兒想不起照片裏的是哪座建築。對於這樣的心情,你並不完全認同。確實有些小寺廟讓你意興闌珊,但你卻不會忘了照片是在哪裏拍的。
班蒂色瑪寺相較其他著名建築並沒有多大的特色,你也說不出它的特別之處。很奇妙的是,你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圍著她環繞時,卻突然心生愉悅。你覺得她是特別的,因爲她悄悄走進你心裏。


你後來回想,這裏是遊客最少,沒有香爐環繞的寺廟。你的心情隨著旅伴們的各種拍照姿勢變得輕鬆愉悅。大概,這是最快樂的寺廟。

你讓鄭先生站在框中讓你拍攝,他偏偏像小孩左右移動不讓你拍,卻成了有趣的畫面。嗯,你知道他不完美,但他是你心中的限量版。(連當地檢票員都眼定定看著他T上的文字笑。)

變身塔(Pre Rup



在變身塔看日落不是你的初衷。但有時候事情就是這麽奇妙又剛好地發生。你沒有等待太陽完全入睡,因爲審太陽疲勞症又發作了。

羅洛士遺址群

普利科寺(Preak Ko


羅洛士遺址群包括了普利科寺(Preak Ko)、羅蕾寺(Lolei)及巴孔寺(Bakong)。由於時間關係,想去巴孔寺一覽的心情再度變成遺憾。可是那又有什麽關係?遺憾是重游的動力啊!那下次還來普利科寺嗎?來啊!因爲,你還要找照片裏讓你覺悟的小女孩。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點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卞之琳.《斷章》

拍下這張照片,想起這首詩。大概,這是看風景的側寫樂趣。

後記:

初見吳哥窟
旅行前與旅行後,遇見許多人問你,四天三夜去柬埔寨的哪裏?你回答暹粒市、吳哥窟遺跡群及洞裏薩湖。旅伴會問,看完吳哥窟其餘兩三天要幹嘛去?友人會問,所以行程很輕鬆很休閒?看完這篇遊記,你不確定還需要回答這問題嗎?你希望是不需要了,哈哈!

在你計劃的路綫中,沒去成的還有班蒂喀黛寺(Banteay Kdei)、巴肯寺看日落(Phnom Bakheng)、聖劍寺院(Preak Khan)、涅磐寺(Neak Pean)、達松將軍廟(Ta Som)、東梅蓬寺(East Mebon)、水底浮雕(Kbal Speam)、巴孔寺(Bakong)及羅蕾寺(Lolei)。你與它們說,下次再見!

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

幻想流浪記(三):路上的人們


除了路上的風景,旅伴間的談笑風生,每一次讓你最難忘的旅程,都是旅途上遇見的人們。你可能會忘了遊覽過的景點,但與你交流過(言語或眼神)的人們、或曾經觸動你心底的那些人,都成爲旅途結束時最深刻的烙印。淡淡的言語,深深地沉淪。



P先生的笑容很可愛,皮膚黝黑的他看起來也不過與你年紀相仿,可他今年三十而立了。在崩密列(Beng Mealea),他秀氣地塗抹上向你借的防曬液,走完崩密列帶著招牌笑容開心地說,幸好有你的防曬液才不覺得那麽曬。你的心情是,原來不管多黑的人都需要防曬!你感謝旅途上有他的陪伴,感謝他無私的分享,不吝嗇地分享一切他的所知所聞。甚至連他的感情生活也一併分享了。

P先生不太小心翼翼,第一天旅程在塔普倫寺(Ta Prohm)接載你們到塔高寺(Ta Keo)后,發現手機不見了。懷疑是掉在塔普倫寺的停車場了。不過五分鐘的事,手機卻已無法撥通,而那部手機他才剛買幾天。大大小小的事,一點一滴地增添了他淡淡憂傷的氣質。當然,那些愛情故事讓他的憂傷更赤裸了。
(關於他的愛情故事,留至下篇分享)

你其實極其信任P先生,於是不怎麽與他討價還價(當然事先也做過功課,大概瞭解市價,確定他給的價格著實公道);他推薦的你們都接受了(雖然自助餐的傳統舞臺表演對你而言有些無聊過頭);他安排的路綫也與自己原先設定的路綫相差不遠;甚至,他提前兩天收取全部費用,你也在極其信任他的情況下交給了他。

交錢后的隔天,當約定好的見面時間已經過了二十分鐘,你們還不見他人影。你心裏想,他那麽急著要錢無非是有急事,何況他在前一晚表明要把錢匯入銀行,那大概是早上在銀行被耽誤了。你的旅伴卻在此刻說:被騙了啦,他拿了錢就不會出現了。你嘴巴上說若真是如此,那他在網上的名聲將被永遠地敗壞了。但其實心裏卻還是莫名地選擇相信他(也不知道是哪來的篤定或是任性)。你安靜地等待他出現,你認爲旅途上好人總比壞人來得多,既然選擇了信任,就不想輕易起疑心。

三十分鐘后,他出現了。一臉歉意地解釋銀行太多人。你的心情也隨之,豁然開朗。

信任,是再美好不過的事。



你選擇信任P先生,卻對眼前的小女孩充滿懷疑。在普利科寺(Preak Ko)對面,有個Little Angels孤兒院,售賣孤兒們親自雕刻的牛皮雕像。孤兒院旁有個空地擺放著幾個建築物的縮小版全景,包括小吳哥、女皇宮和羅洛士遺跡群的寺廟縮小版。突然,眼前有位個子小小的女孩拿著透明塑料袋擡頭望著走過她眼前的你們。

她嘴裏囔著美金糖果,支支吾吾地說著一連串的話,其實你也不太懂她說些什麽。路上遇到太多乞討或兜售紀念品的小孩,在洞裏薩湖也遇見抱著條蛇就向旅人要錢的小孩。於是,在那個國度,非常奇妙的心情是你不知何時何地在心底默默筑起了高高的圍牆,將原本最純真無邪的小孩都堵在墻外。眼前的她,也一樣。

突然你看見你的旅伴手握相機,開心地將鏡頭對著她拍。你小心翼翼地提醒她口袋的美金可能又要少一些了。然而,這小女孩只是很開心對著鏡頭靦腆地笑,隨著快門的按下,她也變換了無數個表情與動作,表情羞澀卻散發異常的快樂。那最清澈無邪的眼神與最燦爛的可愛笑容打動了你,同時擊潰了你的心。你突然覺得很慚愧。

當你手中的相機鏡頭也對著她的時候,她毫無抗拒甚至那種臉上的笑容是你能感受到的打從心底散發出來的快樂。她偶爾害羞地低下頭,偶爾比起手勢,於是你的記憶卡裏存進了她的笑容,同時高牆也隨著被純真融化而倒跨。

你很想再去一次那個國度,再去一次聖牛寺,很想去尋找這照片中的女孩,然後把背面寫上拍攝日期的相片親手交給她。是她提醒了你,孩子的童真與無邪是必然;你該看清,築起的高牆只是大環境下逼于無奈塑造出的層層假象,是偶然。



當遇見小吳哥(Angkor Wat),你總是覺得自己渺小得只能默默瞻望主角。你不捨得讓彼此出現一點縫隙,於是在你沉浸其中的過程中,不經意短暫離開了旅伴。沿著長長迴廊漫步在歷史塵埃中,在它的中心點上,有位身穿制服的當地年輕小伙子開口打斷了你獨自的沉默。他先向你問好,而後主動說要幫你照相,在他熟悉的環境裏挑了他喜歡的角度。你問他身上穿的是導遊的制服嗎?他說是小吳哥的監督保安員,在這建築裏時刻注意遊客的行爲及建築的情形。他問,你一個人嗎?然後你朝四周望去,突然你是一個人的。有些尷尬地回答,呃,其實不是。他笑了,問你從哪裏來?你回答后他說,你還在念書吧!然後對話在一問一答的客套話題中漸漸淡出。然後,你與你的旅伴相遇了。方才的談話與交流像投影幕上淡入又淡出的影像,有些不實在。

突然,你好想,好想,一個人出走到他處。




常常你會懷疑自己是否有崇洋心態,每一次與白人在同個空間裏,你偶爾會分心去偷偷觀察他們。他們之間很少談話,更多的是專注地凝視眼前的震撼。常常,你會覺得那是很神聖且帶著謙卑尊重的眼神;如果,你同時注意亞洲膚色的旅人,包括你自己。

與衆人一起等待日出的時刻,你注意到了身穿簡T,披著充滿當地風采圖騰的披肩,腳踩夾腳拖的他。其實吸引你矚目的絕對是手上那玩意兒。從等待日出到人群漸漸散去大約一小時的期間,他始終保持同樣的姿勢。沒有對相機進行任何設置動作,沒有看相機屏幕攝下的照片,你只好猜想他在錄影吧!但,未免也太可愛了!



在塔高寺(Ta Keo)當你和旅伴手腳並用爬到頂端,氣還未喘過來時,在四方開放的空間裏,有位當地小伙子提醒著你們另一個方向的風景拍照起來更美。於是你拿著相機走到他說的方向,雖然風景每一面皆不同,對你而言卻沒有哪一面比哪一面來得美。然後他開口問你們從哪來,接著說他有一張十令吉,是某某帶給他的。可是要到可以換貨幣的銀行需要付上一筆不少的交通費,爲了十令吉付那筆交通費實在不值得。後來你們用三美金換回自己國家的十令吉。然後他開心得說要幫你們合照。



你們前去的是洞裏薩湖的空尼水上村(Chong Khneas),你祇有機會拍攝船夫的背影。他並沒有開口與你們對話,甚至沒有和任何人有過眼神交流。他只是專注地在進行他的工作。每一次他用船槳改變船的方向、用繩子拉近船與碼頭的距離,都散發著一種專業的氣質。矯健的身手,讓怕水的你有著滿滿的安全感。只是,有著非常挺拔身材的船夫,全程你見他三次用手將爆開的衣服紐扣再紐起。(下次穿T-shirt好了啦!)



在變身塔(Pre Rup)遇見畫家。你被他色彩絢爛的畫所吸引,翻了翻他的作品,看見一幅夜色吳哥窟。開口詢問價錢,他回答:人民幣一百。你有些無奈解釋自己並非中國人。於是他改說美金12元。你在他同意下拍下了他的畫與他,其實他比照片來得親切友善。最後你用較低的價錢買下了夜色吳哥窟,那也是唯一一個你買回的紀念品。
(注:夜色吳哥窟非照片上所示的那一幅)



路上的人們,還包括裝在心底的人們。你一共寄出了十二張明信片,每一張都寫著不同的心情,與明信片上的照片息息相關。比如你讓某人帶著伴侶到皇家浴場(Srah Srang)幻想自己是國王與愛妃,在水上嬉水遊玩;你讓某人到巴戎寺(The Bayon)尋找最合自己眼緣的高棉微笑;你讓某某到空中宮殿(Phimeanakes)去感受國王與九頭女蛇精的性福生活等等。將明信片分兩邊,一邊寫下自己的旅途感受、疑問、遺憾,另一邊寫下通往心底人們的那處。你喜歡明信片,因爲那是旅途最精彩的記錄。

送給,關愛旅行的人們。


後記:



路上的人們,最真實的寫照。

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幻想流浪記(二):旅人的矛盾


旅途上,敏感的你總是輕易就感到迷茫,一不小心就愛掉入自己幻想的空間中。比如,起點是幻想流浪,於是刻意塑造流浪;過程中安靜地餵養那些錯覺,盡情享受空降的幻境;還未結束旅程前,心裏滋長的卻是實在的矛盾感。

有人說,電影是場生活的縮影。因爲旅行像完成一場電影,你的流浪記也變成生活的縮影。帶上行李到異地尋找新,並非僅僅爲了地域差別,還爲了那境地的時間落差。你想拍一場帶著歷史韻味的電影,除了幾百年的建築與信仰做背景,還貪婪地希望每一幕都是從身邊消失後才想珍惜的過去。

生活,無非與吃、住、行有關。

有人說,旅行是離開故鄉的同,遠赴他鄉的異。於是,你開始拼命在電影裏挖掘那些,仿佛找到才算對自己有個交代。




入境后的第一份早餐,你來到一家當地人經常光顧的餐廳。正逢華人農曆新年,你隨口一問,才驚覺這片土地上有百分之八十五的華人慶祝新年。突然,油條的存在變得合理。這裡的米粉是你認知的粿條,這裡的湯麵,東加點辣椒醬,西加點糖,攪拌起來卻好吃得不得了。


咖啡很香醇,你感謝自己沒有攪拌杯底的煉奶,否則將甜死人不償命。你瞪大眼睛看著P先生拼命加糖,聼著他說那還是不夠甜。無法自拔地產生幻覺,仿佛自己來到怡保舊街場,細細品味一杯小而精致的咖啡。然後看著BaguetteOmelet搭配青番茄,理直氣壯地在桌面上耀武揚威,你又幻想自己來到了巴黎鐵塔。最後,看看墻上充滿春意的裝飾品,毛先生的頭像映入眼簾,又是一種來到中國的錯覺。

初嘗的異,竟然是這些原本存在于相異空間的同。你開始鑽牛角尖或者說是疑惑,心裏想尋找那份赤裸裸的究竟在哪裏?



P先生很愛喝咖啡,你聼他說著越南咖啡太強烈傷胃,本地咖啡卻香醇又不傷胃,而暹粒市最好喝的咖啡就在Caltex油站,於是你也想試試他說的咖啡有多美味。在這貧富懸殊,到處是兜售紀念品與討糖果或美金的小孩的境地上,你覺得這家有著星巴克水準的咖啡館顯得格格不入,或者與你的幻想產生精神違背。於是,你的疑惑源自環境的強烈斷差。

而你原來想尋找的時間落差這念頭,變得無比自私。你自私貪婪地希望這個國度還停留在一個相對後退的時間點上,那杯讓你愛不釋手的卡佈奇諾卻狠狠地摔破那些幻想,並提醒著自己沒有哪個旅遊地為任何旅人存在,沒有人能夠拒絕時間的前進。




如果一天三餐,三天九餐當中就有五餐是Amok,別人或許以爲你們都愛上這道佳肴。可是其實,很多時候你並非真的喜歡,只是習慣了。你覺得矛盾,愛情不就最憎恨習慣使然,以至於忘了喜歡嗎?尤其,這次甚至連眷戀,都算不上。但又有什麽關係,陪你一輩子的又不會是這道Amok先生。何況,它像是北馬娘惹式鯉魚包換了裝盤方式,香蕉葉變成泰餐熱愛的椰子。如果輕易就被對比,結局是習慣不是喜歡,也變得理所當然。

你開始有些憎恨環境舒適的餐廳;憎恨多種選擇菜肴豐富的自助餐;憎恨乾淨的餐具,憎恨沒有瀉肚子,憎恨一切太美好、太圓滿。
然後你看見在亂沙飛舞的馬路邊,那些被沙粒洗禮后的食物,被送進他們的腸胃裏。你又憎恨這個地方的貧瘠,讓人們吃得不衛生。

最後,你最憎恨的是自己。拼命想要自己融入不完美裏,卻又同時希望這個地方可以過得好一些,難道旅人的精神注定是矛盾嗎?


你選擇不對食物耿耿於懷,你往人家的房子探去。這裡是他們的生命泉源,想吃個芒果的時候就坐在船板上,一邊把皮削進湖裏,一口吃著香芒,一削與一口之間的過程省掉了垃圾袋的使用。


如果鐵人三項換成划船游泳和打籃球,恐怕這裡的小孩都是佼佼者。於是,水面上的建築群,讓你一飽眼界,滿足了你想要的。吃喝拉撒都在這片湖裏,每日漂流在水上,感覺非常自由自在啊!看著一同戲水洗澡的父子們,你有些害臊又覺得好有趣,仿佛能感覺到他們的與世無爭、無憂無慮,是幻境啊!你有些愛上這片水,洞裏薩湖,相當真實地呈現了生活的縮影。

但是很快地,敏感旅人又情不自禁地矛盾起來。在船屋裏的日子,自由自在得來是否有些枯燥呢?一瓢乾淨的水是否變成再奢侈不過的事呢?水漲的時候還要奔波勞碌搬家是否會厭倦呢?連想打個籃球,也得先征服這片水。可憐這些小孩,可憐這些人們。可是,你的憐憫對於他們是多餘又必要的,因爲正是這些讓你憐憫的帶給他們一些旅遊收入。



時空錯亂般,你仿佛回到家鄉:倚在高腳屋旁的椰樹,漆上最愛藍色的木板,騎過你風景的那側影還讓你想起賣你炸香蕉的友善同胞。友人說,怎麽少了一種跨越另一個國度的感覺,感覺更像是來到家鄉另一個小鎮上?你用沉默回應,安靜地在心裏與自己的矛盾吵鬧著。



在陸地上你輕易就能看見白墻上貼滿春意的春聯與吉祥物,已經足夠讓你訝異。如果不是春節來到你或許無法想象身邊有多少人與你一樣同慶農曆新年。而洞裏薩湖的水上人家,在五彩繽紛的木板屋上都不約而同默契地染上一點紅。今年元宵節,是那麽沉默著的熱鬧。


你興致勃勃想嘗試TukTuk上吃進沙塵的狼狽感,但最後你與旅伴舒適在車裏渡過三天。當你看見滿街都是高檔車,心裏又不甘心地疑惑,相較下Myvi小姐顯得小氣多了。後來得知這片土地上行駛的全是西方國家運來的二手車,價格相較自己認知的低廉得多。只是,那裏的汽油卻是貴兩倍。P先生駕的這輛才美金8000,是二手再二手,但也便宜得不行。

然後,旅人就是這麽犯賤,舒適的車不搭,硬要逮到乘搭TukTuk的機會。司機在要求下燦爛地笑,非常可愛。所幸是夜晚時分,少了太陽殘酷的曬熱,付出的一美金讓彼此都歡樂。
三天旅途上看見路上頂著大太陽載著旅客們TukTuk司機,你想那些旅客除了皮膚,連旅程也一併被曬黑了。你的思緒飄到在北京後海坐人力三輪車游胡同的經歷。胡同游開始前,你們興奮地拍照聊天,然後你的幸福感在三輪車司機的背影中逐漸消沉。看著年邁的他用雙腳用力踩踏,後方是在蓬裏乘涼的年輕人,你。強烈對比下,你開心不起來。
TukTuk司機們,你可以也為自己搭個遮陽蓬嗎?

最後,你發現旅程中,矛盾的心情輕易就萌生並默默地滋長。你找到了那些“異”,卻又希望那可以變成“同”。是沉默又吵鬧;是安靜又熱鬧。你在疑惑,是用眼睛看世界,還是用心眼感受世界?

否則,爲何五花八門的視線帶來的興奮抵不過波蕩在心底久久不散的漣漪?

後記:



你們來到異地,愛上的竟然是黑白的自己。原來,你可以愛上矛盾。